忍受痛苦並不能化解業力

 

 

 

閏月:師父,有的人覺得自己生活苦是因為自己前世造業,甚至認為自己罪大惡極,所以今生吃苦還債,並理所應當地接受了這些苦難,並默默忍受著這些苦難,覺得都是自己的報應。

 

或許也有人因為對苦難太無可奈何,用這個說辭來安慰自己,讓心理上好受一些。

 

 

師父:或許吧,你當知道吃苦、承受痛苦,並不能化解業力。

 

善念善言善行才是化解業力的關鍵,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則是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解開心靈的枷鎖,心念很重要呢~

 

 

閏月:我想之所以叫業力,是因為我們從中感受到的是痛苦而非喜悅吧,這或許是對痛苦的詮釋。

 

可你們和老神都說過,業力並不存在,在第一冊我們也詳細討論過這個問題,但我們3D的人卻的的確確受業力法則的影響。

 

 

師父:
我們再次說明那是因為表達的高度不同,等你提升至某個高度則會發現業力不存在。

 

可問題是你現在尚未達到這個高度,尚未觸及更大的實相。

 

即使告訴你業力不存在,你在此時此刻存在的當下,的確又體驗到了業力法則。

 

每一刻你的當下,都是前面的你所創造;而每一刻的當下,又將成為你下一刻的基石。因果循環,互為因果,環環相扣。

 

只是你站在現在的角度,將這個定義成了「業」,而我們則稱它為「機會」。

 

忍受痛苦和做出更令自己滿意的創造並無直接因果關係,相反,無盡地忍受痛苦會帶來更多需要你忍受的痛苦,停止和做出改變才是打破這循環的關鍵。

 

 

閏月:師父你們說業力並不存在,宇宙只是一個大鏡子,從你這裡接收到什麼,便放大後返還給你。我想舉一個例子,請你們借由這個例子來說明。

 

比如:前世B搶劫了A,讓A在擔驚受怕中度過了一生,這個業力是怎麼看的呢?

 

 

師父:

先站在B的角度來說明:B心生惡念,起初只是一個惡念,但這念頭越發強烈,已不滿足僅將這惡念停在「想」上,最終將這惡念以惡行創造出來。宇宙接收到了他的強烈的惡念惡行,再放大返還給他。未來B會體會到承受惡念惡行時的處境和感受,而你們管這叫惡報/惡業。這惡報不一定是A施加給B的,可能借由其他人或者其他事件讓B體驗到,當然也有可能是A給他的。從B生惡念到惡行,宇宙給了一個完整的返還。直到B認識到其中的不妥,真心地願意做出改變,承擔起應有的責任,並用善念善言善行來代替惡念惡言惡行,這一切才會發生改變。

 

隨著B的學習提升,他終將認識到搶奪這行為所帶來的影響,即使有導師會教導他:不需要內疚,只需要承擔起應付的責任,他還是會有很大可能性被這愧疚的能量捲入——這也是靈魂學習的一個過程,體驗/學習/創造:憤怒、寬恕、悲傷、慈悲、嫉妒、毀滅……

 

當這份愧疚的能量得不到釋放,並且濃度越來越濃稠時,便會在靈魂上留下印記……

 

現在站在A的角度:A被B搶奪,一生都在惶恐不安中度過。這份惶恐不安的情緒在他靈魂上留下一個印記,以至於他在新的一世也經常莫名其妙地心慌不安,總覺得會有危險發生。

 

那麼這個印記可以說是靈魂的心結,宇宙接收到這份惶恐不安的能量,再返還給A。這也是其他白名單書籍里會說的「吸引」,這份惶恐不安的能量會吸引並創造更多讓他能體驗到惶恐不安的情景。

 

如果他能認識到這份惶恐不安是不必要的,並將這能量釋放掉,隨著這份能量的釋放,靈魂上的印記也會逐漸淡化、消失,最終宇宙將不會接收到這份能量,那相應的「業」便會停止。

 

 

閏月注:印記感受吸引來的東西就是為了要化解這個印記。有的經歷也可能是一場「新的事件」,為了讓靈魂體驗、學習、創造、提升。在體驗、學習、創造中會產生業,業也會帶來新的體驗、學習、創造。)

 

 

閏月:原來是這樣~我有一個疑問:既然提升其中的一個要素就是平衡業力,若在終極實相中業力不存在,那我們在平衡什麼?

 

師父:哈哈~你終於問出來了~那麼,我們現在來告訴你這是什麼。

 

(此處省略,完整版收錄於第二冊中。)

 

 

 

 

上一篇 主畫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