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简单举例描述  [ Being & Doing ] 这两个状态。
 

在创造课程里,上师们教我们不是[Doing ] 而是要 [Being]。这意思是不是问如何「做」,而是只要 [是 — 在那状态]。

 
例如: 
你们常问,我要怎样「Doing=做」才能脱离痛苦? 我要怎样「做」才会快乐?
 
一般你们内在都是强调在「做」,但这样的创造过程会是缓慢甚至效果不彰。
 
上师教要我们用 [Being=是— 在那状态]。 
 
你要怎样脱离痛苦? 那你要先想想你目前感受到的痛苦是什么?
 
是沮丧、焦虑、没自信、缺钱….?你可能一下就列出好多个。不妨先一个一个来思考。
 
先想你这个痛苦的反面是什么,你内在要的是什么?比如你说焦虑、缺钱。其实你内在要的不一定是要有很大一笔钱,而是想要安全感、舒适感、自由感….。那么你就不要问怎样「做」才能有钱,而是你要先将自己置于安全、舒适、自由的状态。
 
「你说我置于那状态还是没钱呀!而且要怎样将自己置于那种状态?」
 
你经常将自己置于那状态,钱也是不会直接从天上像下雨一样掉下来,但会从你的生活中慢慢显化出来。
 
怎样置于那状态?其实只要静心,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与空间 静心 或 静坐 或 发呆…..。你看哪样最能让你回到这种安全、舒适、自由的状态!也许是听让自己感动的音乐;也许跟家里的宠物玩;也许做菜;也许外出去看看山林野地;也许是静坐冥想;………………。
 
你的「外在实相」会由「内在」创造出来。
 
经常处于你想要达到的状态「being」,会比你 很努力的 「doing」,效果更好喔!改变一下你的思考方式,去试看看。
 
 
Sikila    2018-07-02
 
 
 
上一篇 主画面 下一篇